为啥英语里的介词辣么难学?
由于中英两种语言思维方式的不同,介词对中国人而言无疑是最最难掌握的知识点,能否灵活的使用介词是衡量一个人英语水平的重要标准之一。
大家先不要往下看,先试着翻译一下这3个句子:
1,她看着我,感到很惊讶。
2,那个穿着黑色夹克的男人是我最好的朋友。
3,他看着我笑。
我想大多数朋友的翻译差不多是下面这样:
1, She looked at me and felt surprised. (in surprise)
2, The man who wears a black jacket is my best friend. (in black jacket)
3, She looked at me and laughed. (She looked at me in laughter)
这些句子从语法上都不能算错,但是不符合英语的惯用说法,是典型的Chinglish。不难看出,例子中保留着中文喜欢用动词的痕迹,而括号中改进后的句子更加简单凝练,更加符合英语的习惯。
还有很多让中国人奔溃的用法,比如说在微软工作为什么要用at Microsoft而不用in; 在农场是on the farm但是在村里又变成了in the village;木头做的椅子是a chair made of wood但是为什么葡萄做的酒又变成了wine made from grapes。这些用法常常让人捉摸不透,但其实如果你仔细研读下介词的含义,会发现这些不同的介词常常代表了人们对对象之间“关系”理解的不同。如果你不明白,可以继续往下看。
为什么介词很难掌握?
我们写或说英语的时候,基本所有的错误是由中文的思维方式导致的。你搞不懂时态,是因为中文里没有时态;你常常被定冠词搞的晕头转向,因为中文没有冠词;你she和he不分,是因为中文发音相同……
也就是说,你在英语的错误绝大多数都可以找到母语的影子。同理,介词之难也就在此:英语中介词的数量远远大于中文。从本质上来说,汉语是一门多运用动词的语言,而英语有很多介宾短语(比如cut back, cut out, cut down on意思都不同),而且很多介词的意思也相近。例如,中文“我觉得学习很难”,里面没有任何介词,但有些同学可能就会错误的翻译成“Learning is very difficult to me.”(to应该用for),这表明我们在学校通过死记硬背记掌握介词的方法其实往往不那么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