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eam Maker 老漂 不要有和人斗的心,你要赢的是你自己!

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一段访谈

网站遭遇十次黑客攻击 创立者回应媒体:


“中国退学网”无意剑指教育界
■专家建议改名为“退学互助网”
■为给退学者提供交流平台而创立
■工作、创业、自考的话题受欢迎
■怕诱导退学,不介绍“退学牛人”经历

◎文/本报记者 陈万颖 ◎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中国退学网,拥有如此剽悍名字的网站,是否如一些媒体所述,是退学的学生们炮轰中国教育制度的阵地?或者说,是网友所批评的“垃圾回收站”?
  近三天内,前来退学网报到的新人相当于之前数月的新增人数。新人不少是已经退学或想要退学的人,常常会在QQ群和论坛上发感慨:“终于找到组织了!”记者发现,在媒体相继报道大学生退学率屡攀新高时,这群游离于主流教育体制以外的年轻人主动找到这里,希望在这里找到共鸣和有益的经验。
  “比起退学来,不知道自己要什么更可悲。”网站创办者ROME始终强调只要有想法,退学本身是小事。而他也在谨慎避免网站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如:怕诱导退学,网站不介绍“退学牛人”经历。

压力挡住梦想,年轻一代正在绝望

当许多年长者仍在用略带轻慢的语气以“80后”概念定义整整一代人,他们可能忽略:“80后”中年龄最大的即将三十而立,其中一部分已经到了成家立业的年龄,强大生活的压力正在吞噬他们。
    
  相对而言,这一代的成长是平稳而幸福的,独生子女、小皇帝,曾经是属于他们的称谓,而经济改革带给全社会的财富,使他们的童年和少年时期不再象祖辈和父辈那样坎坷,牛奶、面包、玩具和看不完的小儿书,使他们的生活看上去富足而充满希望。
    
  经济高速发展带来的欣欣向荣景象显示他们似乎没有理由对未来感到悲观。然而,事实并非如此,这一代人的整体困境,正是中国社会集体沦落的现实。
    
  大学扩招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接受了高等教育,但世界工厂和权贵经济的现实却不能给这一代提供相应的就业机会。尽管各高校的统计资料上,就业率均在80% 以上,但这一数字只能说明:人们对数字造假早已习以为常见怪不怪,甚至觉得不作假才是社会新闻。据笔者对几所高校(非重点)2007年就业情况所做的了解,真实就业率在20%以下,许多重点院校的就业率也只在30%左右。

被学校退回的退学申请书(转)

被发回重写,重写的原文是“我学习跟不上,所以申请退学,请领导批准”

  下面是发回重写前的原文,领导看了半晌没有说出话来,细声细气的说:“同学,请你重新写一下好吗?不用写这么多,几个字就可以了,来,我给你看个范文。”

  我梦见自己在森林间走着。痛苦信仰着!

  这是被迷雾笼罩的森林,雾气盖在树顶,地上横七竖八的躺着一些尸体。也分不清是白天还是晚上了。这些树都生的怕人,偶尔树上有几只怪鸟,胡乱叫一气然后飞走。一切都显得冰冷阴森了。

我和大学分手的N种理由

当我们还在热衷于谈论比尔·盖茨退学后如何缔造了微软神话的时候,“退学”在曾经无比神圣的中国大学校园里也渐渐屡见不鲜了。“我看不起学校”!于是,他退学了。“学校层次不高、学风不好”于是,他们退学了。“要上更好的学校”,他们也退学了……退学的理由林林总总,而我们要思考的是——他们,为什么要和大学说分手?

 

腾讯教育特把近年来的退学案例做一总结,原来,我是这么和大学分手的——

 

我和大学分手的N种理由:

 

第一种:大学,我不再爱你了

 

主要原因:我想上更好的大学OR我要实现我的梦想

第二种:大学,你为什么抛弃我?

 

主要原因:学业成绩不合格OR违反校规校纪,被迫退学

第三种:我和大学之间出现了可恶的“第三者”

 

主要原因:网络成瘾

第四种:大学,我跟着你不会有前途

 

主要原因:大学生就业压力大,寻求其他出路

第五种:大学,你是个感情骗子!

 

主要原因:招生欺诈,学生上学后发现上当

第五种:大学,你是个感情骗子!

 

主要原因:招生欺诈,学生上学后发现上当

[转]远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懦夫干的勾当

我的退学理由,其实是一些感触,写出来与人共勉,坚定信心!(私人的,含糊的)
远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懦夫干的勾当
作者:renyu

  好友们轮番用各种各样的观点试图说服我,他们出于善良而真诚的愿望而试图用担忧来瓦解一个年轻人狂妄的决心。退学,这并非是一种解脱,也不是出于对教育的蔑视,达决心之前,这颗年轻的心灵就已经饱受各种各样的困惑的煎熬,包括那长久伴随的因自私而来负罪之感。我没有认为我已经具备足够的知识来完全驾驭未来的图景,也没有学会充分的熟练的在生活中的应对之道,但是,那种打破现状的念头已经过早的进入了我的意识和生活中,它已经破坏了我本应作为一个平庸的学生的平常之道,这样说绝非是因为狂妄,而是已然迈出的脚步让我脱离了在既定条件下学习的满足和愉悦之感,相反的,那种在围墙下近乎单一的观看世界的角度让我心灰意冷。我告诉自己,这个选择并非是人生之途中一个漂亮的空翻,而是按照既定的观念秩序的另一个开始,可以说这是一个转折,我们确实应该在进入复杂的社会结构之前为自己留一小片空地,我们用它来为残酷的旅途进行符合自己状况的热身。这不是玩笑。

  不错,我承认理想化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种毫无意义的陷阱,它在带给我们软弱的愤怒的同时,也正腐蚀着我们对平常生活道路的理解。无以数计的年轻人曾经进入这种陷阱,然后在发现它的空洞之后又用加倍的愤怒责备和报复这个陷阱,并嘲笑那些更为年轻的沉溺在理想中的人,在我们这个时代,嘲笑和讽刺已成为表达观点的习惯方式,那种有才智的真正的怀疑精神少得可怜,快速的获取和快速的抛弃已经牢牢的占据了现代人理解生活的方式,正是如此,那些不偏不倚,但无拘无束的表达观念的人物是如此值得我去尊敬,他们深刻的对生活和事物的理解在铺天盖地的观念中展示着真正的才智是什么样子的。很多人可能没有想过,是什么让原本天经地义的理想成为陷阱?是什么设置了这些令人恐惧的陷入和报复之间的循环?而又是什么,竟然会让我们原本的追求无法坚持?

  我提出太多的问却无法给出答案,或许答案是不存在的,我们仅仅只能靠选择来证实问题,尽管可能这些选择同样是不知所措的。关于理想的思考也难免染上理想化的形式。而形式,这是我们最不想珍惜也最频繁的需要遵守的规则。理想在退化为软弱的情绪令人悲哀,太多的诱惑轻易的就征服了这些软弱的理想。我不知道我自己关于大学的理解究竟有多少是和现实环境相融合的,也难以确定有多少焦虑的感触出于无法逃脱的困惑。一个人困惑是因为他的智力未够成熟,可能我们需要做的是进行才智的锻炼,通过这样的锻炼来找到胆识和真正的出口。成长中的混乱和迷惘如此深刻的影响着我们对未来的判断,再找不到出口的时候,我想我们应该记住:永远不要同情自己,同情自己是懦夫干的勾当。尽管这一观点也过分的情绪化,我还是认为我们只有这样,才能在某种程度上减轻由于困惑所带来的失败之感。由此,我们才可能进行更高程度上的寻求和努力:坚持自己所探求的方式和认定将为之奋斗的事业;不管这些方式是多么普遍,选定的事业多么微小,它都会使自己受益无穷。

  在大学一年级上学期,我开始在自己身上发现,我正在习惯那种自以为是的愤怒,并简单就认为这种愤怒的姿态是反抗和毫不妥协。那一个学期在课堂上我以无所谓的态度还击了我认为我们学校最没有水平的一位教师,在今天看来我有点羞愧于那种粗暴的反抗方式,但是我不感到后悔,是他导致了我对教育本身的价值进行了更深的思考,也导致了我最初的企图拥有自己观念的决心。我反复地进行着这挣扎和放纵之间的循环。而在另一方面,我曾想要加入学生会和各种社团,我那时候几乎天真得让别人相信,我真正要加以造就的是攀登权利和影响力。和理想一样,沉溺于生活的争夺同样让人迷失。05年冬天的行走证明了那些迷失是如此之深,以至于回来后我沉默了差不多一个月。一个在自己的沼泽里仰视阳光的一个月,集中了我几年来全部的思索和情绪,最后它们都成为了强硬的决心和刻意的冷漠,成为了更加完整的我自己,一些微笑已逃到其他国度里开花 ,若干年后会构成一种回答,而现在,这回答还为时过早,我自己须去另一个更高的角度等待。

  在这个平庸的校园中,应该感谢那些苦闷的日子。在那些日子里,我萌发的各种念头使我自己有了融合和容纳各种思维的机会,并开始了关于如何平衡的练习。还有匍匐在宿舍的日子里我历经的那些忧伤的心境,我已经记不起那些时日我究竟整日整日的思考着什么,但是那已经成为我大学生活里的温暖的色调,我依靠书籍填补了在大学里失去追求的失重之感,我依靠可耻的逃避态度赢回了坚硬的面对的态度。现在的我是如此厌恶那种内心里的软弱的态度,也许我已经无法让任何一点软弱来重现曾经的犹豫和彷徨。当软弱成为一种习惯和态度时,我们将承受无法征服任何一点微小的阻碍的悲哀。

  还有我亲爱的朋友们,我非常非常感谢你们,感谢你们带来的那些发自内心的真诚和浪漫。或许你们还是无法完全理解我的选择,但是,我清楚你们会原谅我。我曾经想过和你们一直走完这一段灿烂的年华,一同享受发现美丽时的快乐,一同享受一次次发自内心的烂醉如泥,一同哭泣,一同读书,一同默默不语。但是,我已厌倦那种在我身上的纠缠不清的情绪,厌倦这种因为内心的孤独和苦闷所带来的游戏感,我渴望我能真正的选择我想要的,然后全力以赴地做好它。我已经顾不得我说得这些话有多酸涩了,我想,我想证明我能做的并非就如此:仅仅是完成考试和获取某种没有多大用处的资格。这样说出来是如此不顾一切,但既然是选择,就不能让它捉摸不定,而是斩钉绝铁。在一首诗里有人曾说过,我有了真挚的朋友,也树立了一大堆得敌人,我尊敬他们,因为他们中的一些有资格做我们的敌人,它们帮我们看到我们的内心,以另一种方式照耀我们的生活。最后,我永远不会忘记这一句话:一路同行的人比要到达的目的更为重要。

  我不知道如何向养育我成长的亲人们表达我的愧疚和内心的渴望。这么多日子来,我试图向你们证明自己在不断成熟,不断取得进步。然而,由于理解上的阻碍,我们不得不忍受误解带来的疼痛。那些静悄悄的变化在我们体内进行着,每个人都在积累着自己对人对事物的理解,现在我把这些变化告诉他们,我完成了一个决定,同时我会但起这种有失良心的负罪之感。我很少提起你们是因为那些感恩的心情是无法用语言表达的,它们埋在深处成为根也成为创伤,每一条最厚实的道路都同时积累着我们的忧虑和希望。我时常想为什么你们会对我的个人的理解如此愤怒和如此失望,在他们表达流露出失望的时候,我感到自己是多么可耻,那种压抑的心境层层的积累在我走过的每一条道路之上。你们是我最爱的人,也是我最不想伤害的人,然而我已经伤害了最爱得你们。

  我想我已经表明了我的决心和态度,在表明之后,轻松感和沉重感也会随之而来。我希望我能负的起我的背叛和羞耻,同时也不辜负这个选择所付出的代价。这个代价将永远的在我和我最爱的人们之间刻下伤痕,可能我们直到最后也无法互相理解。孤独是无法也不能消除的人的本质之一,我最多希望我能获得一点原谅,哪怕这原谅是勉强的,以后我将依靠我自己去证明这些原谅的价值。我似乎太多地谈论了我的未来,我这个年轻的离经叛道者急迫的改变生活的心情致使我提前太多的允许了明天的很多事情。但事实上是,除了依靠一点自信和内心既定的秩序,我自己也不明白我将会获得获得多少成就,我现在能肯定的是,我将再次拥有那种发自内心的微笑和灿烂,毕竟,我无法离开我们的精神世界就去生活,而应该是通过它把自己锻造成一个真正的探索者。

  在此时,我想我比任何人都清楚,我选择的不是一条被正常许可的角度,所以即将开始的旅途很可能比我预想的更加艰难,我得去获得更多的属于自己的知识和技能,当然,这些获得并不一定只能在大学里完成.。我渴望通过那些更为直接的持续不断的对生活的兴趣来推进我成熟的过程,担起我自己应负的责任。在这个我不想完成的学业里,我曾被激怒过,被感动过,困惑过,曾因为那些显得傲慢的姿态而伤害了我那些即将成为曾经的同类,曾无助的体会过那种深深的挫折和失败之感。但幸运的是,我毫不怀疑这个选择将使我更加成熟,我将更加清楚地看到我的内心,那些残留的愤怒和颓败将被不容反抗的现实清除开去,这些现实将逼迫我进入更深的思考和更多的孤独之中,也迫使我弄清:我想要得到什么。对于所有过去的生活,我并不能表现出多么深刻的理解,我只是从那里得到了一些,也失去了一些,教训和经验是会永远伴随着生活不断更新和丰富的。当一切过去之后,我只能感激,感激它们组成的我这一段作为情感和智力的经验的人生,在它们那里,我看到我的黎明正在到来,而我则正确的站在光亮将要达到的路途之中。

“中国退学网”现身网络 高校保送生竟也遭退学

浙大城市学院80名学生面临退学,学校设立“西点军校班”严格监管那些学业放松、缺乏自律的学生,这一事件迅速引起了社会关注。学生考上大学后因缺乏自律、学习放松而跟不上学业,导致退学的事逐年增多,网络上甚至出现了“中国退学网”。

    记者走访部分在杭高校,统计数据显示,一般高校一年有五六十人退学是平常事。某高校,即使退学程序被改为“劝退——留级——二次劝退”,在尚未结束的这一学年中也已经有40人被退学。个别学校甚至一年退学人数要达到三四百人。被退学的学生中,不乏当年高考中的高分考生,甚至包括保送生。

    连续两年劝退70多人的上海大学校方认为,这些学生遭退学的主要原因并不在学校,而在于他们进入大学后不能适应新的自主式学习方式。很多学生以为从千军万马中走过独木桥,进了大学之后,就可以“尽情享受”,失去了学习目标和动力后不思进取。

    在“中国退学网”上,登录的有来自包括名校在内的各个大学的退学生。网名“靡靡”的大学生在中学总是第一名,可“现在大三的第二学期开始了,我又开始迷茫起来,9门专业课的补考等着我。进入大学,我从未认真学习过,心完全是散的,曾经擅长的英语也从此荒废。”她说中学时的努力完全是被逼的,为了讨好家长。“现在我也搞不清楚到底是被散漫的天性拉下水还是怎么的。”

    在网上,记者看到因为退学后无处可去,类似华中科技大学学生周剑那样几进几出的人不在少数。网名为99311888cs的学生说,他2001年考进北京石油化工学院,一学期后退学,然后又复读4个月,又退学。2002年再考入湖南大学,2005年又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