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救”姻缘:“随手拍解救大龄男女青年”骚动网络
骚动网络的“随手拍解救大龄男女青年”活动,是对传统成家立业观念的挑战,还是一场注定没有结果的喧嚣?
“小小的转发,大大的爱,帮Ta脱离苦海,还等什么!”受到学者于建嵘在微博上发起的“随手拍照解救乞讨儿童”活动启发,一场名为“随手拍解救大龄青年”的微博活动横空出世,带着一点恶搞、一点无奈,又都颇有诚意地在网络上演。
不仅自拍求“解救”(征婚)、还随手拍身边的朋友(推荐给网友),一时间人人争当起了红娘,帮单身男女牵线搭桥,网络征婚再也不是一件害羞尴尬的事。
“随手拍火爆反映的是中国第一批进入后工业时代的大龄未婚青年面临的问题。”关注“随手拍”的社会学学者王博说,“这是对传统成家立业观念的挑战。”
“剩男剩女”这样炼成
“我几个死党们无一不是要相貌有相貌,要能力有能力,要才德有才德,出得厅堂,下得厨房,进得闺房的近乎完美女性。哼,还单着,不是我们不够优秀,是优秀到能娶得起我们的男人太少太少。”在“随手拍解救大龄女青年”微博中发照片求解救的美女莫莉说,她此前已经做到公司高管,目前离职在澳大利亚读MBA。
“在微博上发布照片,纯属我朋友开的一个玩笑,当我知道的时候,已经发出有一阵子了。我不喜欢照片在网上公布,但觉得是一个善意的玩笑,也没有太多追究。”莫莉说。
当羊城晚报记者问她这样才貌双全、工作出色的女性为什么没有男朋友时,“曾有一个下属问我为什么我只比他们大两三岁,但我却在高管的位置上,我答当你们在谈恋爱看电影的时候,我在出差或开会或看书。”莫莉说,在国内虽然手机里的号码上千,每天饭局不断,但其实私人的交往圈子很小,能成为好友的就那么几个,想找一个有共同生活观价值观的人更难。
“学历要高,气质相貌也得中等偏上,要有发展前途;学历若一般,就必须有相当的经济基础;既无学历又没钱,就得外表漂亮,懂得专业技能,甘心操持家务。”今年33岁的外企人力经理濛濛这样描述自己对未来另一半的要求。
与优秀的莫莉、濛濛一样的是,今天中国的很多单位,多少都有一些条件优越的大龄男女青年,他们就是很难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记者分析发现,微博上“求解救”青年有两大基本特征:80后占绝对主力、大都是高素质。很多人大学以上学历,有海外留学经历。一些人是公司高管,薪酬丰厚。
这与网络媒体研究者薛陈子观察一致,“(微博上“求解救”者)一般都是IT人士、媒体人、白领,这些人的交际圈子较小,正是剩男剩女的集中人群。”
挑战传统家庭观念?
“网络上活跃的80后这代人,与前一代人不同,他们是计划生育一代,后工业化的一代。”社会学学者王博说,前一代是中国在从农业向工业转型,需要充沛劳动力,早婚大家庭自然重要。而网络上活跃的80后们,他们是中国第一批进入后工业时代的,后工业时代需要的是不断学习知识的人才,劳动力的价值已不大。
正如学者所说,后工业时代的不断学习,使得高管莫莉这一批高素质的中国青年步入“高龄”行列。他们的家庭观念与上一代人的观念并不一样。
“我越来越成为周围人负担,所有人都在为我着急。基本上吃顿饭,别人都问你有没有男朋友。之前很烦这样的人,但现在习惯了。”被同事偷拍挂到微博上“求男青年解救”的凤凰卫视女主播杨娟说,父母的一些观念听起来挺可笑,比如没孩子老了后怎么办。“我觉得一个人过挺好的。”
与杨娟一样,同样步入大龄青年行列,莫莉也很淡定,“房东大叔40好几的人了,还在求心动,那我有什么好急的?还有大把青春可挥霍”。
学者们将这些高素质大龄单身青年的想法概括为年轻一代的家庭观。“微博征婚,以及非诚勿扰的火爆体现了一种新的多元化家庭观,它们都不是纯粹的征婚,而是杂糅了性、权力、财富、身体多种因素的家庭婚恋观的体现。”王博说,这种全新家庭观是与老一代人的家庭观不一样,“这是对传统成家立业观念的挑战。二三十岁这代人的家庭观念复杂很多。”
就像网友“77Lynn ”的话:“谢谢微博的帮忙。虽然革命尚未成功,但是结识了很多男性朋友、女性朋友、男女朋友、女男朋友。”老一辈人乍一看都不懂这句话什么意思。
“中国还只是部分进入后现代化,大龄才结婚是后工业化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王博认为微博以及craigslist这类社区交友类网站将会进一步火下去。
媒体背后推波助澜?
也有人对“随手拍解救大龄青年”的火爆有不同见解,网络媒体研究者薛陈子就认为,活动火爆背后有微博平台运行商的推波助澜,“我可以很负责地推测:随手拍解救大龄男女青年这两个微博的运营者都是某网站员工。”此前有媒体爆出,这两个微博运营者王川在北京从事网站策划工作,这的确让人有网络炒作感觉。
广州一家老牌婚姻介绍所负责人对羊城晚报记者说:“我这几天一直在关注微博上的随手拍解救大龄男女活动,通过随手拍来征婚交友目前还不是主流,还不成熟,仅限于一个很小的人群。这样的模式不是人人都接受。”他也感觉广州地区的随手拍征婚活动是一个炒作,大龄青年单身更多是自身择偶观不正确。
“这些大龄男女青年的确条件好,但十分挑剔。”这位婚介所负责人坦言,大龄男女青年在广州有一些,但数量不多,问题也不算严重。
至于随手拍这种模式会对传统婚介所有何影响,这位婚介所负责人表示,“我们婚介所成立了很多年,传统的婚介所能够走到现在,肯定有自己的生存之道。随手拍活动对我们婚介行业冲击十分小。倒是交友类网站对我们冲击很大。”他表示自己还在继续观察随手拍活动。
与社会学者不同,心理学者则表达了一种谨慎。此前做过“十五年来中国男女择偶标准的变化”系列研究的北京大学心理系钱铭怡教授对微博“随手拍解救大龄男女”现象观点是,“有时,我们看得到的现象,会和研究的数据结果一致,也有时会不一致,所以还是数据说话更严谨些。”钱铭怡对羊城晚报记者表示,要依据大量采集的数据分析,目前还不能解构微博反映变动的时代特征。
喧嚣过后结果很少
美女莫莉还在寻找着自己的爱情,她戏谑地说,自己下半生最大愿望就是赶紧嫁人。“散养在家。然后,上午抱抱儿子喂喂奶,下午做做按摩抹抹脸,晚上学学烹饪烧烧菜。最后夜深人静的时候,裹着毯子,对着瓦亮瓦亮的月亮发发呆,发发呆。我愿,成为一个废人,面朝大海,吃嘛嘛香。”莫莉在随手拍活动贴出照片后,增加了不少粉丝,但是还没有什么结果。
记者也征询了多位晒出照片“求解救”的网友,到目前为止,还没有“革命成功”的案例。微博上的故事也许和这个世界很多事情一样:喧嚣过后,留存的结果很少。
有观察人士指出,“随手拍”看似热闹,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微博相亲”的娱乐成分较多,征婚信息发布多回应少。要把“微博相亲”真正做成一件惠及全体单身青年的公益行动,需要专门的机构参与其中。
“工业化初步解决了中国人的物质贫乏,后工业时代的年轻人,需要解决的是精神贫乏。他们爱文艺懂生活,他们求爱情、求心动。微博只是反映了他们的一个诉求,网络展现了全新世界的无限可能,我们渴望认识更多的人,过更有趣的生活。这是人性。”社会学学者王博说。
“剩男”远比“剩女”多
结婚年龄日益推后
中国人口的性别比例失衡的问题日趋严峻。据《中国人口和就业统计年鉴2010》抽样调查数据,在20-34岁非婚人口中,随着年龄的增长,男性占的比例逐渐增高,“剩男”的问题远比“剩女”更严峻,全国人口中非婚男女比例在27岁达到199:100,33岁时达到293:100。城市同龄人口中情况略好,在27-34岁间平均为162:100,这种现象意味着乡镇非婚人口中的性别比偏离更大。
2001年至2005年我国的结婚率处于小幅波动状态,但2005年至2009年开始稳步上升,增幅高于同年人口增幅。离婚率自2000年起一直处于上升状态。
纵观2005年至2010年中国人登记结婚的年龄分布,20至24岁结婚人数的比例从47%下降至37%,40岁以上结婚人数的比例却由2005年的3.9%增长至现在的12.2%。由此可见,中国人结婚的年龄正在日益推后。(记者 杨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