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可惜了!創意這樣想就對了
本書的作者是「送行者」的劇本作者-小山薰堂所著。一開始的確是因為看過「送行者」這部電影才會對這本書產生注意。不過真正翻看這本書之後,卻感覺很棒。原因是對生活麻木的一般人,已經很少在生活中還能有什麼新意,大多是日復一日的過著生活,而這樣一成不變的生活模式還能夠期望這些人在職場或工作上產生什麼創意。
譬如國內一家手機廠最近花了好幾億請國際級明星來代言品牌行銷。有可能會成為本書中所提到花大錢卻沒有切中問題的負面案例。
作者提出以「太可惜了」這樣的思考觀點來想想,如果今天有個企劃案,該如何讓它產生最大效益。譬如這次的H牌花大錢請國際級明星代言,在公司縮寫的三個英文字母玩花樣。有網友便評論,不如直接把產品降價還比較實在。把大錢只花在一個大明星身上,真是「太可惜了」。
又譬如這家手機公司打出Here’s To Change的宣傳口號。但所述求的change跟消費者又有何關聯?
作者提到,光是把錢用來傳遞訊息就太可惜了。提到宣傳,一般人都免不了會想把錢花在「宣傳方式」上頭。但是對小山來說,寧可花錢做些有趣的小機關,吸引大家來看。
作者認為感動人心的創意,需要的不是「完美」、「無欠缺」、「相同」,反而是「不完美」、「匱乏」和「衝突」。
這本書裡頭就舉了許多例子,是作者以「太可惜了」的觀點所做的創意聯想,有些未免太天馬行空;但卻提供創意枯竭連生活也枯燥乏味的人們一個創意發想的方向。想想看,我們的生活已經太久缺少感動?
作者所舉的第一個例子是,他在他自己的事務所櫃台門面經營了一家麵包店,而麵包店的營收就是櫃台小姐的薪水。因為他認為「只坐櫃台的櫃檯小姐」實在太可惜了。聽到這個idea的你我,應該都會覺得這個點子,真是太酷了。
在第一章,作者提到「企劃是什麼?」我因為有幾個朋友在做企劃,感覺他們把工作做的很痛苦。看過小山薰堂對企劃的定義後,終於明瞭為何我那些朋友無法對企劃這個工作產生熱情。作者認為要讓平凡無奇的東西發光,秘訣在於能讓人投入大量感情。至於如何從普通中挖掘出「有趣」,就是創意企劃最需要思考的事情。
作者舉了品牌價值為例。再平凡的東西,也都能因為品牌而閃閃發光。
能讓人投入多少感情,便決定其價值。
事先能灌輸多少價值,就決定這個東西往後的價值。我們對於將要公諸於世的東西,到底能夠灌輸多少價值,又能讓人投入多少感情呢?思考這種方法的行為,就叫做「企畫」。
要怎麼訓練企畫的能力呢?作者說,有趣藏身在普通之中。從我們平常所見的普通事物之中,尋找可能重新設計的東西。所謂的企畫,可以說就是從普通之中找到「趣味」的行為。
關於「送行者」的腳本,作者說是想讓大家回憶起逐漸淡忘的東西而已,無意催淚。生活中有太多迷人的快樂,若是讓負面情緒綁手綁腳地影響到你,那就太可惜了。要是能轉換思考面向,在他人的人生中留下足跡,能直接感受到他人的歡樂,那該多好。譬如從停水的經驗,重新發覺自來水的價值。
作者為何能夠不斷挑戰新的領域,因為相信自己「總是走在最棒的路上」。只要這樣想,就不會想要逃避失敗,即便是不順利也沒關係。如果嘗試某樣新東西而失敗,小山則會解釋成:「上天叫我別挑戰那個世界。」因此相反的,作者最討厭明明有能力去做,卻什麼也不做的人了。
關於「人脈」,作者認為,不要去「利用人」,要去「依賴人」。差別在於依賴可以讓人感到愛心,而利用則完全沒有愛心。
能夠有效製造話題的委員會方式,是小山式創意產生法(不同領域專家的腦力激盪)。或者是試著組合不同東西,也許能迸出全新的火花(雞婆的相親大媽)。如果能把一切事物都當成媒體,創意將更寬廣(把醫院的病患當媒體;或是把高速公路的電子看板當媒體)。
轉換觀點,就會發現「太可惜」的地方。
試著降低幸福門檻。擴張慾望的人只會遭遇不幸。
「比之前更好」的創意一定會碰到瓶頸。
從起床到就寢,就是個小快樂千層派。乾淨高品質的日常用品,是確實感覺幸福的訣竅。
每個人一生中都會不斷碰到岔路,但是多數人通常不會發現自己正站在交叉路口。小山認為人們應該每天思考「這是不是交岔路口?」一旦覺得自己確實站在路口上,就會鼓起勇氣往前衝。每個人眼前都有這種機會種子,你也一定看得到。但是看到了卻不去撿,就真的「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