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eam Maker 老漂 不要有和人斗的心,你要赢的是你自己!

挖到杜岭方鼎的环卫工袁海军终于亮相 杜岭方鼎介绍

  [提要]据悉:36年前,他一镐下去挖到的“杜岭方鼎”,是郑州成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重要证据 2008年5月,央视《国宝档案 》播出了一期节目,节目中详细介绍了郑州“杜岭方鼎”的出土过程,并称最早发现大鼎的是“杜岭街的一个工友”。

袁海军在这个复制品下默默地工作了许多年

36年前,他一镐下去挖到的“杜岭方鼎”,是郑州成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的重要证据

殷墟出土青铜器牛方鼎  

世界最大碧玉方鼎“祥和玉鼎”亮相世博园

  如今,这两件青铜器,大的去了中国国家博物馆,小的成了河南博物院的“镇院之宝”

  而这一切,似乎与他无关,在所有的报道及档案里,关于他的描述,都只是“杜岭街的一个工友”

  62岁的袁海军是一名环卫工,每天凌晨起床,到郑州市人民路商城遗址公园附近扫马路。

  商城遗址公园内,竖着一尊“杜岭方鼎”复制品。方鼎的原件,有一大一小,大的现存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小的位列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杜岭方鼎”的出土,成为郑州进入“中国八大古都”的重要证据。

路过的人不会想到,是这位天天低着头扫地的老人,36年前一镐下去,挖到了“杜岭方鼎”,而在所有媒体报道中,他却均被称为“杜岭街的一个工友”。

  牛人

  他一镐下去把郑州“挖”进“中国八大古都”

  袁海军62岁,家住郑州市西里路2号院,他当了18年环卫工,老伴赵小梅在院子里当门卫。

  这对再普通不过的夫妇,两年前,成了院里的“名人”。

  2008年5月,央视《国宝档案》播出了一期节目,节目中详细介绍了郑州“杜岭方鼎”的出土过程,并称最早发现大鼎的是“杜岭街的一个工友”。

  《国宝档案》这样介绍“杜岭方鼎”:

杜岭方鼎,商代中期的青铜器。1974年于河南省郑州杜岭张寨前街出土。共两件。一件高1米,重86.4千克,命名为“杜岭一号”,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另一件较小,高0.87米,重64.25千克,命名为“杜岭二号”,藏于河南博物院,为河南博物院“九大镇院之宝”之一。杜岭方鼎是目前人类所能认知的年代最早、铸造最为完美、保存最为完整的青铜重器。

  杜岭方鼎的出土,为证明郑州曾经是商王朝的国都提供了有力的佐证。经专家考定,杜岭方鼎比我们熟悉的司母戊大方鼎还早了近300年。这么巨大的鼎只有商王才能拥有,也就是说郑州商城遗址之前不是一座普通的城市,而是一座商代王者的都城。

  有了郑州商王都城的存在,因“断代”而看似年轻的郑州,一跃成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袁海军这才知道,他当年一镐下去,挖到了一个多么重要的东西。

  而这一切,已经与袁海军无关,在所有的报道及档案里,关于他的描述,都是一个符号:“杜岭街的一个工友”。

回顾

  挖到“杜岭方鼎” 博物馆奖了他两张戏票

  当年挖到大鼎的情景,袁海军历历在目。

  1974年9月的一天,下着雨,气温骤降,袁海军和工友在张寨前街挖防空洞,在挖边墙时,袁海军的镐突然碰出一道火花,并有金属器皿发出的响声,他仔细查看,原来是镐碰到了一只金属器皿的“耳朵”,“我当时就想,可能挖出文物了!”他赶快跑去通知办事处领导。

  随后,杜岭街办事处主任李桂君带人赶到现场,并派人通知郑州市博物馆。郑州市博物馆又请示河南省博物馆,省博物馆负责人安金槐带了七八个人来到现场,查看后指挥袁海军用锹一点一点挖,最后,挖掘成功了。

  怎么从地洞内把大铜鼎运出去?博物馆的专家想了个办法:从防空洞上面打开一个洞,“有房子那么大”,开来一辆卷扬机,用钢丝和木杠捆牢,把青铜大鼎拖了上来。

  大鼎随后被运到杜岭街办事处办公室,办事处组织杜岭街全辖区居民参观了15天,之后就被运走了。

其间,郑州市博物馆给了袁海军两张人民剧院的戏票,作为奖励。

  愿望

  他想在档案中加上名字

  袁海军发现,几乎在所有的档案中提到大鼎的发掘过程,说的都是“一个工友发现了”。除了那两张戏票,袁海军几乎和这件事再无关联。

  他想,作为最早发现并主动上报的人,是不是应该给他留个名字,而不是简单地称为“一个工友”?

  他下岗后开始当环卫工,打扫卫生的地方,就在郑州的商城遗址公园,公园里,放着那件“杜岭方鼎”复制品。

  没有人想到,这个扫地的老人,就是当年一镐头下去,触碰到大鼎的那个人。

  36年过去了,当时的见证人不少已经去世。知道这事的,仅剩下一些老人。 

  82岁的阮历云有些耳背,她原来是社区居委会主任。提起这事,她仍有印象,“袁海军在场,是他挖到的。”

  53岁的于爱霞说,“就是袁海军挖到的,从挖到运送,他都参与了”。当时,从防空洞顶上开了一个大洞,用卷扬机把大鼎给起出来了,而她,就是当时开卷扬机的人。

中医院社区主任王宁说,袁海军年龄大了,最近总是过一段时间就想起这个事,社区经过调查,给他开了个证明:“1974年挖防空洞时,挖到一件大鼎并及时上报。”

  回应

  若证据确凿,应标注发掘者名字

  昨日,记者联系到河南省文物局文物处,一何姓工作人员说,袁海军可以和考古单位沟通一下,如果情况属实,在档案中应当标注发掘人的名字。

  至于能给什么物质奖励,现在河南省没有先例,以前著名的司母戊大方鼎,因为保护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国家曾给了奖励。一般来说,对于发现文物并主动上报者,国家所给的一般是精神奖励多一些,比如给一个荣誉称号等。

  他认为,袁海军可以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协商,在档案中把他的名字写进去,应该在情理之中。

  随后,记者联系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于袁海军“把名字写进档案”的提议,研究院工作人员表示,将把此事上报,然后再做决定。

Tags: 杜岭方鼎 袁海军 新闻

发布: 老漂 分类: 精彩|收藏 评论: 0 浏览: 63
留言列表
发表留言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