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等离子和液晶电视有什么区别啊
等离子电视(PDP)和液晶电视(LCD)都属于平板电视,它们就像双胞胎,虽然表面上十分相像,但本质上却有很大差别。其中两者的最大的区别在于使用的面板不同,也就是说它们的成像原理大不一样。等离子电视是依靠高电压来激活显像单元中的特殊气体,使它产生紫外线来激发磷光物质发光。而LCD电视则是通过电流来改变液晶面板上的薄膜型晶体管内晶体的结构,使它显像。除此以外,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也有各自的特点,如等离子电视在同等尺寸下比液晶电视便宜,而液晶电视在节电性能与显示分辨率方面具有优势
关于清晰度
生产液晶电视的企业往往宣称在清晰度上要高等离子电视一筹,并声称目前等离子电视宣称的最高物理分辨力不过1024×1024,而几乎所有的液晶电视都可以达到1024×768的高分辨力,最高的已达1920×1080。事实上,市场销售的等离子电视的物理分辨力大部分只有852×480,只有少数等离子电视的物理分辨力达到1024×768。
但决定平板电视清晰度不只是屏的物理分辨力,电路对高清信号处理的好坏也直接影响清晰度,单纯从屏的物理分辨力来判断还不够充分。所以,液晶电视生产企业单纯从屏的物理分辨力攻击等离子电视不够科学。
关于视角
无论液晶电视怎样辩解,等离子电视在视角方面要好于液晶电视,当然等离子电视也不是“没有视角问题”。对于客厅、卧房用的电视机,很少有人会在超过120度的角度去看电视,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双方关于视角的攻击没有必要。
关于响应速度
响应速度曾是液晶电视的软肋,近期虽然在技术上已有很大改进,但有时也被生产等离子电视的企业作为攻击液晶电视的对象。有企业宣称,他们的液晶电视响应时间已降低到8毫秒,但实际上,市场上销售的液晶电视响应时间大部分在12毫秒左右。即使已宣称响应时间降到8毫秒的液晶电视,在播放快速运动图像时仍有拖尾现象,因为企业所宣称的8毫秒响应时间是在播放静止图像的情况下测算的。
对于一个快速运动的黑色图像或者白色图像,液晶电视都有轻微拖尾现象,但这并不表示,等离子电视在这方面就完美无缺,对于快速运动的白色物体,等离子电视同样会有轻度的拖尾现象,只是当快速运动的物体换成黑色,就不会再有拖尾现象发生。
关于灼伤
等离子电视在处理运动图像时优于液晶电视,但当静止的图像长时间出现在等离子屏幕同一位置上时,就可能出现灼伤现象。当等离子电视出现灼伤现象,开关机的时候,屏幕上会隐隐约约地出现长时间播放的那张图像,好像印在屏幕上一样,而这成为一些液晶电视生产企业攻击等离子电视的对象。
关于对比度
如果单纯从企业在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标注的对比度数字来看,液晶电视远远不如等离子电视,但不能说等离子电视比液晶电视好。这是因为等离子电视和液晶电视采用了不同的对比度测算方法,甚至每个企业采用的测算方法都不一样,他们在自己的产品上标注的数据当然会有很大差异。 等离子电视大多采用全白全黑的测算方式,对比度一般都很高,有些企业宣称其对比度高达8000∶1就是这个原因。如果按照美国国家标准ANSI来测算,等离子电视与液晶电视的对比度大都在200∶1或者300∶1左右,这种测算方式是对同一幅图像显示的黑色和白色进行对比。
关于模拟和数字
等离子电视生产企业攻击液晶电视显示的图像是模拟的,而等离子电视则是全数字的。但如果从画质来说,模拟的图像让人感觉平滑,而数字图像让人感觉跳跃。
互有长短各得其所
销售量与销售额
在40英寸以上市场,等离子电视有明显优势,尽管夏普已生产出45英寸液晶电视并开始上市,但受高代液晶面板还没有大规模量产的限制,液晶电视在大尺寸方面还不能与等离子电视相比。 在30英寸以下市场,液晶电视与等离子电视相比也占据着绝对优势,但是,目前在中国市场还没有小于40英寸的等离子电视。
液晶电视与等离子电视性能比较
--------------------------------------------------------------------------------
2005-6-15 11:58:01 来源:康佳研究院 作者:陈小平
一段时间以来,特别是传出索尼、东芝以及富士通将退出等离子电视阵营后,关于液晶电视已经在大屏幕平板电视领域战胜等离子,等离子电视行将走向灭亡的言论在各种媒体上蔓延,给普通消费者造成了很大的困惑。作为业内专业人士,觉得有必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实际数据进行比较,以获得令人信服的结果,从而杜绝信口开河、人云亦云的结论。
下面摘录一段《新京报》一篇文章的评论:"与等离子电视相比,液晶电视色彩更丰富,高达16.7百万色彩,功耗只有等离子电视的1/3;液晶电视更具有等离子所无可匹敌的有效使用寿命,一般液晶电视的寿命为5万小时左右,而等离子电视目前的一般寿命不过2万小时。"我们以此作为出发点,对液晶和等离子电视的相关指标进行一些比较。
色彩表现力与颜色数
这是两个经常被混淆的概念,要搞清楚这个问题,需要从彩色原理和色度图来进行说明。从中学的物理教科书就可以知道, 颜色是由光的波长决定的, 从红光( 波长 635nm) 到蓝光( 波长 435nm), 人们大约可分辨出一百多种颜色。这种单波长的色光非常鲜艳, 人们称为纯色。实际看到的色光大多数是由许多种波长的光组成的。例如太阳光就是从红光到蓝光的连续光谱组成的。
在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 人眼是一架不很精确的光学鉴别器, 它常常将不同光谱成分的色光看成同一种颜色。例如肉眼分不出哪一种白光是由太阳光连续光谱组成的, 哪一种是由红、绿、蓝三种色光组成的, 这叫同色异谱现象。实验证明,任取三个互不能由其他两个混合而成的色光, 都可以组成人眼能分辨的任意色光。这就是三原色现象,也是我们人工实现彩色的基础。通常的彩色显示系统都选用红、绿、蓝作为三原色。
附件 CIE1931.JPG:/upload/newsimg200506/20056151159181.JPG
图1 CIE(国际照明协会)1931色度图,其内部三角形的顶点
是NTSC制彩电红、绿、蓝三色荧光粉的色度坐标
选三原色红(R)、绿(G)、蓝(B)。r=R/(R+G+B), g=G/(R+G+B), b=B/(R+G+B)。由于 r+g+b=1, 所以只用给出 r 和 g 的值, 就能唯一地确定一种颜色。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色度图,为了使坐标值能直接表示亮度大小,国际照明协会规定采用另一种色度坐标X、Y、Z,与R、G、B间存在线性换算关系。若以x、y作为平面坐标系,将自然界中的各种彩色按比色实验法测出其x、y数值,并绘在该坐标平面内,便可得到图1所示的色度图。该色度图边沿舌形曲线上的任一点都代表某一波长光的色调,而曲线内的任一点均表示人眼能看到的某一种混合光的颜色。
某种显示器件的彩色表现范围是由其红、绿、蓝三色材料在色度图中的坐标所围成的三角形内的面积表示的,如图一中的三角形就是NTSC制CRT彩电的彩色表现范围,其红、绿、蓝三色荧光粉的色度坐标分别为(0.67,0.33),(0.21,0.71),(0.14,0.08)[1]。而显示器件所能表示的颜色数是数字信号处理的概念,代表的是显示器与图像处理单元的接口处红、绿、蓝三色信号的位数,如常见的红、绿、蓝各8位的系统可表示的颜色数为2的(3x8)次方=16.7百万色。从理论上来看,色度图内很小的一块三角形都可以表示无数种的颜色,但这只不过是数字游戏,真正的彩色表现力是由色度图中的三角形面积大小来决定的。用过显示器的人都知道红、绿、蓝各8位时就称为真彩色了,再多的位数普通人的眼睛已不容易分辨出来。
等离子电视的彩色实现与CRT电视是一样的,都是通过红、绿、蓝三色荧光粉受激发光来实现,所以其彩色表现力可以达到NTSC制CRT彩电(简称NTSC)的水平,如常用的PDP红、绿、蓝三色荧光粉的色度坐标分别为(0.641,0.356),(0.182,0.732),(0.147,0.067)[2]。液晶电视的彩色是由白色背光通过红、绿、蓝三色滤光片实现的,目前采用CCFL背光灯所能达到的最好彩色表现范围是75%的NTSC,所以当把LCD与PDP和CRT彩电放在一起时,可以明显地感觉到液晶电视的颜色鲜艳度较差。各位读者可以将下列液晶显示屏的彩色坐标画到图1中进行比较,红(0.640,0.341)、绿(0.287,0.610)、蓝(0.146,0.069)[3]。液晶界已认识到这一问题,正在研究别的背光源,比如有数据表明若采用LED或FED做背光灯,则液晶电视可以达到甚至超过NTSC的水平,当然实现产业化还需要一些时间。
功耗问题
功耗过高一直是PDP受人诟病的地方,PDP业界也在这方面进行着不懈的努力,通过多年来在放电室结构、气体配方配比、电极形状以及驱动电路等方面的改进,PDP的发光效率已从早期的1.2lm/W上升到前两年的1.8lm/W,进而到现在的2.5lm/W,使得42吋PDP的功耗从400多瓦降到了200多瓦。PDP业界的目标是要把发光效率提高到5lm/W,使42吋PDP的功耗降到100多瓦。
反观液晶电视,荧光灯管的发光效率高达30~100 lm/W,大屏幕液晶电视的CCFL背光灯管的发光效率可做到50~60 lm/W,是PDP的20多倍,但组装成显示屏后,总的背光利用率大约只有5%,远没有想象中的省电。有意思的是,当市场上还仅有20吋的液晶电视的时候,就有人大肆宣传液晶电视如何如何,就像笔者在开篇所引用文章的1/3说,苦于很长时间没有可比的产品,笔者也只好姑且听之。不久前刚得到一份LG. Philips LCD Co., Ltd的42吋液晶屏的规格书,正好拿出来与LG电子的42吋PDP的功耗作一个比较。42吋液晶屏LC420W02的典型功耗为208瓦[4],而42吋PDP屏PDP42V6的典型功耗为220瓦[5],两者的差别已经不大。
PDP的发明者之一的Larry Weber教授更是在SID 2004上做了如下表述:"耗电量方面,虽然最高辉度显示的情况下PDP电视比液晶电视差,但是播放普通电视图像时,尽管不明显,PDP电视的耗电量却更低。这是因为播放这种图像时,自身发光的PDP电视的耗电量大约仅相当于最高辉度显示时的20%,而液晶电视的耗电量与图像无关、必须打开背照灯,因此耗电量一直很大。"[6]
液晶屏和背光模块制造商也在对构成背光源模块的四个部件技术进行持续的革新,即灯管、逆变器、反射板、扩散板,同时也在改善液晶电视的控制电路,根据外部环境光强或图像内容的明暗,改变背光强度,以减少耗电量,而且功耗更低的新型背光源(如LED、FED等)也在研发当中。
寿命问题
通常看到的液晶和等离子电视的寿命指标都是指亮度降到一半时的时间,并不是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早期的PDP由于借用CRT上的荧光粉,对PDP放电产生的紫外线承受能力不够,老化较快,使得寿命不足。但新一代长寿命、高亮度的PDP专用荧光粉已经实现商品化,使PDP的寿命提高了一倍以上,如LG最新的PDP42V6屏的寿命已达到6万小时[5]。
与PC相比,电视机更新的周期较长,连续使用10年的消费者不在少数。就液晶显示屏背光灯管的半亮度寿命来说,早期用在笔记本电脑上的灯管寿命大约在15000小时,而目前电视机用的背光灯管寿命已达5万~6万小时,完全可以满足消费者的长期使用要求。